正文 第四百一十五章、差距-《重活之娱乐香江》


    第(3/3)页

    只要梁淑仪在东方院线成立大会上一宣布,可以说第二天就有无数中小电影公司和个体电影制作人抱着他们的电影来雷卫东的院线上映。

    至于得不得罪佳禾跟邵氏,已经不在那些中小型电影公司的顾虑范围内了,因为看得见的利益就摆在他们眼前。

    不过因为小电影公司和独,立电影制作人拍出的电影良莠不齐,可以说有很多扑街货和低级的艳,情片,如果不进行严格的审片和拍片就进行上映的话,赔钱是小事,影响院线的名声可是大事。

    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雷卫东在计划书里制定了严格的审片、排片制度,只有通过审片的影片才能进入院线,而通过拍片让真正能卖座的好片才能排入好档期,而不是现在流行的看制片方是否与院线方关系更好。

    同时为了防止预测的不准确,明确规定了除特殊电影,比如雷卫东自己拍摄的电影以外,其他电影都必须看午夜场的反应,才能绝对上不上映!

    同时明确表示即使在上映以后,什么影片增加拍片量,什么影片减少拍片量全部以上映的票房和上座率为基础,即使再好的关系扑街电影也要立刻下画。

    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利用剧院,雷卫东还提出在东方院线当中拿出三十块屏幕,专门组成文艺片放映院线!

    专门播放文艺片,吸引那些喜欢文艺片的观众!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在香港文艺片还是有一定观众基础的!

    “雷少!你把包底制度取消了,会不会加大院线亏损的风险!要知道即使经过严格的审片也不能保证影片一定大卖呀!”王胖子合上计划书问道。

    电影票房就是这样离奇,就是再高明的影片审片员都会看走眼。

    很多明明拍的很好的影片票房惨败,而明明拍的一团垃圾的影片最后票房大获成功,这样的现象别说香港,就是有着一系列审查制度的好莱坞也经常出现的。

    因为影响电影票房的因素太多了,影片质量、档期、宣传、明星、电影院、同期其他电影等等。

    随便哪一个点出现变故,都可能使一部本该大卖的电影扑街到死,这里面最出名的要数星球大战了。

    一部公认的扑街影片,首周只有几十家影院小范围上映,结果一上映形成了吊丝到高富帅的转变,称霸暑期档,让同一时期完全可以大卖的电影全部沦为了炮灰,扑街货。

    “对于那些实在不好把握的影片,除了午夜场之外,还要多进行点映!同时加大院线分成比例?相信那些小公司也会同意的!”雷卫东想了想说道。

    “这个主意不错!”梁淑仪点头表示同意。

    因为对于小公司来说,包底制度就像套在他们脖子上的一条绳子,稍不注意就会被勒死;

    所以很多电影拍出来以后根本不敢上映,只能在仓库里喂老鼠。

    取消包底费而增加院线分成,就是给了这些小公司一条活路,即便是票房少分一点,点映时间长一点!只要电影能上映就不会赔钱,对小公司来说也是能够接受的。

    而院线分成的增加,又弥补了戏院取消包底费的部分损失,减少了院线的排片风险,可谓是一举两得。

    就院线经营的问题几个人谈了几个小时,直到天色渐黑,下班才结束。

      


    第(3/3)页